利用MOD13Q1、GIMMS NDVI 3g植被指数数据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源,基于随机森林降尺度模型生成青藏高原1982-2020年250 m空间逐月NDVI数据合成产品,并通过验证评价。该数据可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采集时间 | 1982/01/01 - 2020/12/31 |
---|---|
采集地点 | 青藏高原 |
数据量 | 76.4 GiB |
数据格式 | *.tif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250m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月 |
坐标系 | WGS84 |
GIMMS NDVI 3g产品由美国国家和大气管理局(NOAA)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上的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传感器提供(https://ecocast.arc.nasa.gov/data/pub/gimms)。该产品在1982-2015年间问世,时间分辨率为15 d,空间分辨率为8 km,消除了火山爆发、太阳高度角和传感器灵敏度随时间变化等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MODIS NDVI数据来源于NASA MODIS陆地产品组根据统一算法开发的MODIS植被指数产品,从MODIS Web网站(https://modis.gsfc.nasa.gov/)下载本文所采用的时间分辨率为16 d,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MOD13Q1 NDVI数据集。该产品时间范围为2000年2月28日至2020年12月31日。DEM数据由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营的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提供。采用的DEM数据空间分辨率为90 m,可通过http://srtm.csi.cgiar.org/SELECTION/inputCoord.asp访问获取。
(1)利用MRT工具,对MODIS 13Q1进行数据拼接、投影转换,投影坐标系为WGS84;(2)利用最大值合成(MVC)方法将MODIS和GIMMS NDVI结果整合为每个像元的月时间序列;(3)采用最邻近方法将GIMMS数据、DEM数据重采样到250 m,使其与MODIS NDVI的分辨率相匹配;(4)选取GIMMS和MODIS两种数据集交叉时段(2001-2015)进行模型构建和评估,其中,以奇数年数据构建逐月降尺度模型,以偶数年数据评估降尺度产品的精度。
质量良好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41971293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积雪过程及多源遥感积雪参数反演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NDVI_data_1982_2020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4/12/19 20:51 | 张* |
论文题目:极端气候事件对植被恢复力的影响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原始数据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导师姓名:王博教授
|
2 | 2024/12/16 22:51 | 姚*颖 |
我是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姚芝颖,导师是尹冬勤教授。本人在进行柴达木盆地植被演变与耗水分析的研究,预计撰写相关期刊论文,目前处于实验阶段。十分需要高时空分辨率的NDVI数据支持我的研究,我将基于NDVI数据来探究柴达木盆地绿洲植被变化时空趋势,并探究其驱动因素,进一步计算耗水量,分析其耗水量的驱动因素。
|
3 | 2024/12/06 19:20 | 黄* |
我想下载这个数据,为后续的研究和学习使用
|
4 | 2024/12/05 17:41 | 孟*平 |
调查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研究青藏高原生态模型
|
5 | 2024/12/05 03:49 | 刘*霞 |
研究高原上植被的变化情况和气候特征
|
6 | 2024/12/03 00:57 | li****en |
论文题目:高寒生态脆弱区自调温土壤相变储能改性研究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研究背景数据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陈德
|
7 | 2024/11/27 23:21 | 向*星 |
看一下做的数据是否合理、是否做的好、用来我的数据检验
|
8 | 2024/11/27 23:22 | 李* |
论文题目:基于组合模型及改进transfomer的时间序列研究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将青藏高原月合成植被指数数据集作为时间序列的一种数据进行研究
论文类型:大论文研究
导师姓名:李渊华
|
# | 类别 | 标题 | 作者 | 年份 |
---|---|---|---|---|
1 | 论文 |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spatiotemporal continuous NDVI products for alpine grassland from 1982 to 2020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Grassland Research, 3(2), 100–112. | 杨霞礼,黄晓东,马英,李雨馨,冯琦胜,梁天刚 | 2024 |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34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2, 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