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为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矢量数据,分为边界数据和功能区划数据,分两个文件夹进行存储,比例尺为1:100000,利用ArcGIS,ENVI等遥感软件,对所需影像进行精纠正,然后经过数字化,严格按照10万比例尺所需提取、整理和修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采集时间 | 2012/01/01 - 2020/01/16 |
---|---|
采集地点 |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
数据量 | 249.5 KiB |
数据格式 | shp |
坐标系 | WGS84 |
祁连山保护局: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专题图
遥感数据:TM/ETM,ASTER
甘肃出版社: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志
利用GIS,ENVI等遥感软件,对所需影像进行精纠正,然后经过数字化,严格按照10万比例尺所需提取、整理和修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扫描专题图,经过精校正,数据质量良好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zip | 222.8 KiB |
2 |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zip | 26.6 K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5/01/20 00:38 | 张*琦 |
论文题目:祁连山植被参数估计中的地形效应分析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本文聚焦于祁连山植被参数估计过程中地形因素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祁连山复杂地形地貌对植被生长与分布的重要性,引出研究地形效应在植被参数估计中的意义。通过收集祁连山地区多源数据,涵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数据以及气象资料等,运用先进的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植被参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等进行反演。深入分析地形因子(坡度、坡向、海拔等)与植被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地形如何通过影响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间接作用于植被。研究发现,地形在祁连山植被参数估计中具有显著影响,考虑地形效应能够有效提升植被参数估计精度。本研究为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监测、植被资源管理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论文类型:毕业论文
导师姓名:王晓云
|
2 | 2025/01/16 23:18 | 邱**步 |
手里有一份数据,想把其中祁连山的部分切出来
|
3 | 2025/01/12 05:55 | 张* |
论文题目:祁连山北坡冰川退缩区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做研究区概况图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导师姓名:
|
4 | 2025/01/09 06:31 | 张*婷 |
写论文需要这部分数据,论文名称是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与政策响应
|
5 | 2025/01/07 20:10 | 谢*谦 |
Paper title: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如何影响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来自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实证研究
Paper abstract: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保护措施,国家公园能够有效防止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为公众提供生态教育和休闲旅游的场所,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何以将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推向下一个发展进程?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关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经济效应。通过利用PSM-DID、CSDID等方法,评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祁连山保护地在减少人类扰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生态保护成效,同时,探究其对于增加农户收入、旅游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的影响。
Paper type:期刊论文
Tutor:李士成
|
6 | 2025/01/05 00:06 | 张* |
论文题目:基于DEM的祁连山植被动态变化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shp文件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导师姓名:毛文茜
|
7 | 2024/12/31 19:07 | Do****iu |
Paper title:
Paper abstract:
Paper type:
Tutor
|
8 | 2024/12/30 23:39 | 邵*彦 |
用于分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水分利用效率分布情况,初步想法还没有形成论文或项目
|
9 | 2024/12/29 05:11 | 马*峰 |
本研究涉及祁连山带去,因此用以研究区画图
|
10 | 2024/12/27 01:15 | 窦*保 |
梨园河上游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分析及水资源变化研究。
|
©202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34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2, 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