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ataset
%T 青藏高原东部宜墩弧汞同位素痕量岩浆混合及地壳-地幔相互作用数据
%J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I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www.ncdc.ac.cn)
%U http://www.ncdc.ac.cn/portal/metadata/b6b94e75-43c4-4582-8ea6-9aac66a81cf4
%W NCDC
%R 10.5281/zenodo.5902254
%A 田振东
%A 冷成彪
%K 青藏高原;同位素;地壳-地幔相互作用
%X 镁铁质和长英质熔体之间的岩浆混合在开放的岩浆过程中很普遍。然而,追踪不同端体的岩浆来源具有挑战性,因为不同端体的元素和同位素信息通常在岩浆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平衡。地幔和地壳储层显示出汞(Hg)同位素质量无关分馏的独特特征,使汞同位素成为追踪地幔和地壳衍生岩浆的新兴工具。本数据集报告了来自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稻城-措角马浴岩的两种类型(I型和II型)镁铁质微粒飞地(MMEs)及其宿主花岗岩的Hg同位素数据,它们具有相似的全岩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锆石U-Pb年代测定表明,宿主花岗岩和两种类型的MME在约216 – 217 Ma处同生形成,与Garzê-Litang洋(古特提斯海洋的一个分支)的俯冲一致。主体花岗岩具有金属到弱过铝特性(A / CNK = 0.98 – 1.05),并表现出负到略微正∆199汞值(-0.2至0.02%),表明其源岩浆是陆地沉积物和地幔衍生的融化物的混合物。I 型 MME 显示弧状微量元素图案,低 SiO2(53.8 至 55.0 重量%)和正∆199Hg值(0.00至0.10%),表明它们来自俯冲相关的流体/熔体变质地幔源。II型MME显示主要/微量元素和中间∆的干预浓度199汞值(-0.18至0.02),表明它们是通过时间和空间共存的前两种岩浆(即I型MME和花岗岩)之间的混合产生的。这项研究证明了汞同位素在了解岩浆来源和地壳-地幔相互作用方面的有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