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为2000-2010年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观测数据,观测要素有产生径流的次降雨量、次径流量、次泥沙量、土壤含水量、被覆度。次降雨量观测用该站点设的专用雨量站或借用临近雨量站的SM1型雨量器或自计雨量计进行雨量摘录;径流、泥沙采用径流桶(池)人工观测。土壤含水率采用人工取土烘干法观测,被覆度采用人工目测。
采集时间 | 2000/01/01 - 2010/12/31 |
---|---|
采集地点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南小河沟流域 |
海拔 | 1050.0m - 1423.0m |
数据量 | 475.5 KiB |
数据格式 | Excel表格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次 |
坐标系 |
人工观测
(1)次径流量:1)径流池:产流结束后直接量水,根据水位—容积曲线推求径流总量。2)分流桶:用分水系数和分水量推求径流总量。总径流量(m³)=一级分流桶径流量(m³)+二级分流桶径流量(m³)×一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桶径流量(m³)×一级分流孔数×二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孔数 (2)次泥沙量:1)径流池:降水结束、径流终止后立即观测。将集流槽中泥、水扫入径流池(桶)中搅拌均匀,取柱状水样2~3个(总量在1000~3000ml),以混合后的500ml水样作为标准样。含沙量采用置换法(比重瓶法)测定。2)分流桶:分别取样,计算如下:泥沙总量(kg)=一级分流桶径流量(m³)×含沙量(g/l)+二级分流桶径流量(m³)×含沙量(g/l)×一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桶径流量(m³)×含沙量(g/l)×一级分流孔数×二级分流孔数×……×n级分流孔数
观测数据整编录入过程中经过四级人工校核,分别是制表、初校、复校、审核,以确保数据质量。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1-径流场基本情况汇总表.xls | 43.0 KiB |
2 | 2-2001-2010年径流场成果汇总表修改.xls | 159.0 KiB |
3 | 3-2001-2010年土壤含水率汇总.xls | 273.5 KiB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3/10/12 21:42 | 宋*玉 |
收集区域基础数据资料,用于区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研究,辨析产流机制在黄土高原可能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及趋势性。
|
2 | 2022/05/20 01:37 | 王*珍 |
老师您好!我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吕锡芝老师的学生,想下载贵局负责部分水文站的数据资料,项目具体资料已在附件中附上,劳烦您批准。万分感谢!
|
3 | 2022/04/30 22:32 | 毛*闻 |
论文题目:黄河中上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水分有效性对植被变化的定量响应研究
论文摘要:植被变化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机理不仅是生态学与水资源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与生态恢复和保护相关的重要应用课题。近几十年来,国家先后启动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多以植被恢复与重建为依托,以期带动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的良性发展。然而,林草覆被的增加的同时区域蒸散量也急剧增加,进而影响到区域水资源本底。同时,土壤干化造成的水分胁迫还将导致植被死亡。通过何种手段能够保障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厘清植被变化与水资源关系的调节机制,也是国内外生态水文学重点关注的课题。本研究旨在应用生态水文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目的,探讨黄河中上游典型小流域植被变化下的土壤水分有效性,揭示植被变化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为黄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论文类型:硕士论文
导师姓名:荐圣淇
|
©202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34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0931-4967592, 0931-4967596